2016年9月29日下午,“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学术研讨会”在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B401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由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协办。中国工程院李晓红院士、李德仁院士、李根生院士、鲜学福院士、罗平亚院士等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展开热烈讨论。
罗院士首先详细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20多年前,煤层气如现在的页岩气一样,给予了我国油气工业很大的希望。我国具有煤层气大产业化的条件,煤层气资源量高达36万亿方。经过长期攻关,取得了一系列诸如排水降压开采的重要成果。但2015年我国煤层气产量仅44亿方,至今未形成煤层气工业化大产业的理论技术体系。油气重大专项中,评估专家建议转变煤层气开发思路和转变技术路线,“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也做了调整。
基于此背景,本次研讨会对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理论、方法、装备、工具、工艺、技术等进行了自由讨论。来自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9位代表发了言。
李晓红院士认为,本次会议相当于“香山会议”,同意罗平亚院士提出的“煤层气开发比页岩气开发更靠谱”观点。煤层气现在主要解决抽瓦斯采煤的安全问题,而煤层气作为能源,有效开发不能削弱,应与化学化工等交叉结合,将吸附材料等技术用于煤层气开发,从技术层面和战略层面向国家提出建议。李院士呼吁参会单位共同申报煤层气国家重点攻关任务。
李德仁院士提出,可以通过小机器人、遥感、雷达等技术,深部探测煤层气资源,分析产量高和产量低的内在因素,以“透明地球”为启发,大力开展深空、深海、深地资源开发,对空间编码实现大数据共享。
鲜学福院士认为,煤层气开发需要厘清中、低、高阶煤的埋藏条件和运移条件。有效开发需要对煤层进行破碎、切割、压裂,促使解吸速度加大,实现煤层气有效开发。
由于时间有限,会议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发言人数和发言时间。五位院士商定再组织一次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研讨会。为落实罗平亚院士提议和发起的“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研讨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将择时举办煤层气有效开发会议,届时专家将对国内外煤气层有效开发理论和技术进行详细深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