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上午,应重庆大学工程学部的邀请,中石化集团渤海钻井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薄和秋做客重庆大学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在A区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207会议室为学校师生作了主题为“石油勘探开发大位移钻井前沿技术”的学术报告。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姜德义教授代表工学部向薄和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赠送了工程科学前沿讲坛荣誉奖牌。薄和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现任中石化集团渤海钻井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SPE会员;先后被聘为胜利油田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石化集团公司油田企业井控管理专家、胜利油田钻井工程高级专家。工作32年以来,始终坚持在钻井技术第一线。主持钻井施工进尺1900余万米,设计、革新钻井工具50余件;成功处理井下故障数百起,具有丰富的钻井工程施工经验。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现状、大位移井钻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及认识与建议。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是一种高精尖的钻井工艺,是当今定向井、水平井技术的综合系统工程,可广泛地应用于滩海油田、海上油田和地面条件极其复杂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尤其位于我国南海西江和渤海湾的近海地区的浅海区域有许多油田,可以利用大位移井钻井技术进行海油陆采,可节约大量的修建海堤或人工造岛等投资费用。
我国引进应用和研究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是从1997年开始的。应用大位移井,不仅使西江24-1边际油田得以成功开发,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国外先进的大位移井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专家针对大位移井的六大技术难点,对大位移井钻井的优化设计理论、国产化配套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等进行研究摸索,形成了正确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先导性实验井埕北21-平1井的施工中,首次在我国使用变曲率悬链线井身轨迹剖面设计方法,首次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调式AGS稳定器和FEWD无线随钻测量仪等组成带地质导向的先进钻井技术,并配合使用新型黑色正电胶硅聚钻井液,有效地解决了摩阻、扭矩等技术难题,这口井创出目前国内陆上大位移延伸井水平位移最长全国新纪录,并在大位移井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井下工具应用和研制以及钻井液、完井液等方面,取得了7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钻3000m以上大位移井的配套技术,开展了水平位移4000m以上大位移井的钻井工程设计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模拟实验,具备了5000m以内大位移的施工能力。
与此同时,在塔里木酸盐岩地层中,打出一口超深水平井———解放128井,填补了国内钻井施工运用6in钻头水平段和采用世界先进的换压钻进技术边喷、边钻两项钻井技术空白,创出了水平井施工垂深最深的亚洲记录;并在渤海湾附近的桩西古潜山地层中,钻出一口水平位移超2000m的高难度海油陆探大位移延伸定向井---桩斜314井,均见到良好油气显示。
在报告过程中,薄和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不时与听众进行精彩互动,向大家提出问题,以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会后,广大师生也踊跃与薄和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