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煤矿智能化场景不断“上新” 引领产业技术更新换代

作者:来源《光明网》发布日期:2023-06-30点击量:

央视网消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1.5亿吨,同比增长5.5%。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40%左右都是来自智能化产能。智能化的煤矿究竟是什么样的?智能化的引入对我国煤炭行业到底带来了哪些改变?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记者来到我国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鄂尔多斯神东煤炭矿区,前不久,这里的井下无人驾驶项目刚刚投入使用。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我现在是在地下200多米的矿井巷道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乘坐的工作车是没有驾驶员的,完全是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只是这个矿井智能化的一小部分。地下300米处,“钢铁巨无霸”无人采煤机正在不停地掘进。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机电管理部副经理丁剑明:我们可以通过一个5G手机实现井下所有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同时实现了所有井下固定岗位的无人化。

 

智能化给生产作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一个类似“太空舱”的设备,工作人员在里面轻推手柄、点点按钮就能远程遥控井下巨大的采煤机,实现远程割煤。屏幕上,显示着井下各场所机器人巡检的视角,它能通过红外线热成像系统、监控系统及时完成画面和数据的传输,第一时间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另一块屏幕中,一双“金刚手”正敏捷地将一块块超出标准的大煤块迅速抓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台智能捡矸机器人,比起以前的人工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都大幅提升。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智能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军:(智能煤矿)可以实现人机互联、设备互联、智能互联。(我们)研发了智能一体化生产管控平台,建立了78万个井下数据采集点,建成了最大的煤矿生产数据仓库。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腿,这在煤矿已经成为现实了。

智能煤矿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也不断引领煤炭产业技术更新换代,神东煤炭已有30项创新成为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已建成智能化煤矿572处,智能化产能达19.4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能的40%左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个、掘进工作面239个,采煤工作面平均单产达到了500万吨(每年),高出全国煤矿平均单产水平三倍多。

智能化给煤矿生产带来的改变不只是效率的提高、用工的减少,安全性也大幅提升。2022年,全国智能化煤矿关键安全指标比全国煤矿平均水平高出56%。


     来源《光明网》